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6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69篇
电工技术   8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39篇
化学工业   613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209篇
矿业工程   64篇
能源动力   108篇
轻工业   138篇
水利工程   43篇
石油天然气   65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3篇
冶金工业   381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32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12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8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文章以高校机关人员人事代理、人才派遣等新的管理体制实施5周年为契机,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原理,在充分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在新的用人制度执行过程中高校机关新进职工群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空压机组节能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压机组节能恒压供气系统可简化为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变频系统通常具有非线性、上升时间长、滞后性大等特点,难以建立其具体数学模型。针对目前空压机组在节能效果上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变频调速实现节能恒压供气的优点及原理,采用PID模糊控制器对3个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实现空压机数目及电机转速的自动调节,最终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对比仿真试验表明,系统的延迟时间短、超调量小,具有优良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83.
对大同、太西和荔波3种活性焦的物理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了分析检测,使用模拟烟气进行了脱除SO 2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焦脱硫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SO 2的脱除率接近100%,该阶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活性位的数量;第2阶段SO 2的脱除效率呈快速下降趋势;第3阶段下降速度趋缓,该阶段脱硫率与硫酸的脱附速率和微孔数量及表面张力有关。太西活性焦第1阶段SO 2脱除性能最好,与SEM图显示的太西焦有更多的尖角缺陷,因此活性位最多相关;第3阶段大同活性焦脱硫性能最好,与其微孔孔容大和微孔数量多有关。活性焦表面O/C比越高,脱硫性能越差。活性焦对SO 2的脱除作用与碱性含氧官能团含量有明显相关关系,太西活性焦碱性氧官能团含量高,其脱硫性能好。活性焦表面含氮量越高,其脱除SO 2的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4.
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有的煤自燃反应模式中,煤直接氧化和煤氧吸附分解两个序列已得到证实,但其能否全面反映煤自燃过程仍存在质疑。基于这一现状,对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与自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原始煤样中基团的基本情况,从含氧基团、烷基侧链、含硫基团等类别分别对煤中原生和次生活性基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煤中基团的分布情况。系统测试了活性基团在不同条件下的实时变化情况,从微观上论证了活性基团的自反应。采用红外光谱原位测试技术,以内置反应池为煤样载体,通过外置供气系统和控温装置模拟不同的反应条件,实时测试了供氧、无氧和无氧反应后供氧等条件下煤反应升温过程30~220℃范围内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供氧反应过程中,低阶煤中活性基团在初始阶段存在先减后增现象,不同基团的拐点温度差别较大,其中,较低者40~50℃,较高者130~140℃;无氧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与供氧反应类似,但基团数量减小25%~80%,拐点温度约降低10℃;无氧反应后煤样的供氧反应过程中,活性基团的初期减小现象基本消失。上述变化规律表明部分活性基团可在无氧条件下自发反应。供氧和无氧反应过程初期,煤中原生活性基团因反应被消耗,而次生活性基团的生成又存在滞后性,导致活性基团总量的暂时性减小;而在无氧反应后的供氧反应过程中,大部分原生活性基团已在无氧反应中被消耗,后续供氧反应过程的原生活性基团自反应较弱,基团总量随次生基团产生而逐渐增多,初期减小现象消失。为了进一步证实煤中活性基团的自反应,采用色谱分析技术对供氧、无氧、无氧反应后供氧等3种条件下活性基团反应过程的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条件下煤中活性基团的反应过程均能产生不同种类的产物;供氧条件下的产量和增速最大,无氧条件下的产量和增速最小,无氧反应后供氧条件下的产量和增速与直接供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煤中活性基团的自反应能够生成各类产物,但其反应强度明显小于供氧反应。在证实煤中活性基团自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的三序列反应模型,认为除已被验证的煤直接氧化和煤氧复合分解反应外,煤自燃过程还存在活性基团的自反应,并推导出了CO、CO2、H2O等主要产物的形成过程,指出煤中原生和次生的羰基、羧基和羟基分别是其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阐明了煤自燃过程的反应模式。煤自燃实质上是活性基团氧化反应与自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之间共生互存、相互促进;但活性基团的自反应无法孤立存在,它需要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作为原始促动力。采用活性基团的氧化与自反应理论阐释了煤自燃过程的部分宏观特性。由于煤自热初期只有原生活性基团和少量次生活性基团参与反应,反应强度小,而后期大量次生活性基团生成并迅速发生链式反应,反应强度迅速增加,导致煤自热过程的分段性;高阶煤中原生活性基团较少,且次生活性基团较难生成,低温反应初期(30~50℃)的基团总量呈减小趋势,导致高阶煤在该阶段的耗氧速率相应减小;水分抑制了活性基团的运移和热量传递,降低了活性基团接触反应的几率,导致高水分煤的反应升温过程存在延滞效应;低温干燥条件下,难反应的含硫结构覆盖在煤粒表面,阻碍了活性基团的接触反应和热量传递,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活性基团反应。  相似文献   
85.
新农药创新方法与应用(1)—中间体衍生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一种发现新农药的创新研究方法——中间体衍生化方法。新农药创新涉及多领域间的合作,其过程非常复杂,中间体衍生化方法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应用效果很好。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其内涵有三:利用中间体进行化学反应,设计合成新化合物,然后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再经优化发现新农药品种;利用简单的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的中间体,利用该中间体替换已知农药或医药品种化学结构中的一部分,得到新的化合物,经进一步研究,得到新农药品种;利用已知的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或农药品种作为中间体,进行化学反应,设计合成新化合物,经筛选、优化研究发现新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86.
在知识工程的基础上,引入参数化设计思想,利用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Visual Basic,以SolidWorks2010为设计平台,以Access、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管理软件,采用参数化设计技术、工程图自动调整技术,全息建模和布局草图装配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KBE的起重机卷筒组三维参数化设计系统。分析了图纸调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SolidWorks+AutoCAD的集成开发模式,能够快速生成设计模型的工程图,达到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某重型机械厂的产品设计当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Following the great interest in polymers based on degradable monomers and degradable cross-linkers, there is now an increasing activity in th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olymers using degradable initiators. The degradation of polymers bearing residues of degradable initiators has three unique effects: (a) creation of functional end-groups, (b) controlled reduction in molecular weight, and (c) controlled reduction in the degree of branching. Degradation of such polymers has been done for various reason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end-functionalized polymers with freshly prepared thiol end-groups for specific adsorption on to gold surfac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physical gel to a solution, the conversion of end-linked networks to end-functionalized star polymer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core functionality, and the fabrication of nanoporous membranes by the etching of cylindrical nanophases out of a diblock copolymer film. To date, a variety of labile group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se initiators, with most notable example the disulfide, while some other groups are yet to be used.  相似文献   
88.
After summarizing the different fuel cells systems, including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reparation of copolymers and polymeric materials as starting materials for solid alkaline fuel cells membranes. The requirements for such membranes are also summarized. Then, different strategies are given to synthesize anion-exchange polymeric materials containing cationic (especially ammonium) groups. The first pathway focuses on heterogeneous membranes that consist in: (i) polymer blends and composites based on poly(alkene oxide)s and hydroxide salts or polybenzimidazole doped with potassium hydroxide, (ii)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embranes especially those synthesized via a sol–gel process, and (iii) (semi)interpenetrated networks based on poly(epichlorhydrine), poly(acrylonitrile) and polyvinyl alcohol for example, that have led to new polymeric materials for anion-exchange membranes. The second and main part concerns the homogeneous membrane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first one consists in materials synthesized from (co)polymers obtained via direct (co)polymerization, for example membranes based on 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The second pathway concerns the modific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via radiografting or chemical reactions. These polymeric materials can be hydrogenated or halogenated. The radiografting of membranes means the irradiation via various sources – electron beam, X and γ rays, 60Co and 137Cs that lead to trapped radicals or macromolecular peroxides or hydroperoxides, followed by the radical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specific monomers such as chloromethyl styrene. The third route deals with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s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ydrogenated aliphatic and aromatic (co)polymers, and the syntheses of fluorinated (co)polymers such as carboxylic and sulfonic perfluoropolymers. In addition, several approaches for the crosslinking of above-mentioned polymeric materials are also reported as this process enhanc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ulting membranes. Moreover, electrochem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various above ionomers are given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9.
超重力法制备高活性聚异丁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超重力技术与阳离子聚合技术有机结合,首次在旋转填充床(RPB)中制备了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产品,考察了旋转床转速、单体与催化剂流量比、单体浓度等操作条件对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和聚异丁烯数均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末端α-双键摩尔分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操作条件,可以实现高活性聚异丁烯的可控生产。制备的聚异丁烯产品数均分子质量1 600~3 400 g/mol,分子质量分布为2.2~3.0,末端α-烯烃摩尔分数在85%左右,单程转化率最高可以达到84%,聚异丁烯产品的各项指标略优于传统工艺。该工艺使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从传统工艺的20~300 min缩短至小于1 s,反应器的体积大大缩小,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0.
毛磊  童仕唐  王宇 《炭素技术》2011,30(2):17-19
不同的研究者在采用Boehm滴定法测定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含量时在操作方法上存在差异.本文探讨了Boehm滴定法中CO2的去除,直接滴定与返滴定,振荡时间,溶液的浓度对滴定过程的影响,提出适宜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